9月5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財政部聯合印發《電子信息制造業2023—2024年穩增長行動方案》(下文簡稱:《行動方案》)。
《行動方案》實施期限為2023—2024年,方案所指電子信息制造業包含計算機、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以及鋰離子電池、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關領域。
電池網注意到,《行動方案》多次提及光伏、儲能、鋰電等領域?!?/p>
《行動方案》指出,培育壯大新增長點,在智能光伏領域,深入實施《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(2021—2025年)》,推動“智能光伏+儲能”在工業、農業、建筑、交通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創新應用,發布第四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名單。
支持重大項目建設。充分調動各類基金和社會資本積極性,進一步拓展有效投資空間,有序推動集成電路、新型顯示、通訊設備、智能硬件、鋰離子電池等重點領域重大項目開工建設,加強能源資源、用工用地等生產要素保障,積極吸引各方資源,提升有效產能供給能力,力爭早投產、早見效,帶動全行業投資穩步增長。
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。堅持擴大開放、合作共贏,持續優化外資營商環境,鼓勵外資企業在我國擴大電子信息領域投資。在集成電路、新型顯示、智慧健康養老、超高清視頻、北斗應用等領域建立與有關國家(地區)間常態化交流合作機制。貫徹落實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利用光伏、鋰電等產業外向型發展優勢和全球能源革命機遇,開展雙邊及多邊交流,推動國際產能和應用合作進程。
提升創新發展水平。加快信息技術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迭代應用,加強Micro-LED、印刷顯示等前瞻性產業布局。面向個人計算、新型顯示、VR/AR、5G通信、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領域,推動電子材料、電子專用設備和電子測量儀器技術攻關,研究建立電子材料產業創新公共服務平臺,發揮好集成電路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、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電子材料行業中心等公共服務功能。推動能源電子產業創新發展,實施《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》,加快太陽能光伏、新型儲能產品、重點終端應用、關鍵信息技術融合創新發展。
全面提升供給能力。落實《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》及各項細則,落實集成電路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,協調解決企業在享受優惠政策中的問題。著力提升芯片供給能力,積極協調芯片企業與應用企業的對接交流。面向數字經濟等發展需求,優化集成電路、新型顯示等產業布局并提升高端供給水平,增強材料、設備及零配件等配套能力。統籌資源加大鋰電、鈉電、儲能等產業支持力度,加快關鍵材料設備、工藝薄弱環節突破,保障高質量鋰電、儲能產品供給。
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。聚焦集成電路、新型顯示、服務器、光伏等領域,推動短板產業補鏈、優勢產業延鏈、傳統產業升鏈、新興產業建鏈,促進產業鏈上中下游融通創新、貫通發展,全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。落實《關于促進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的通知》《關于做好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發展工作的通知》,促進光伏、鋰電產業鏈上下游加強對接、協同發展,建設統一大市場。
推動標準制修訂工作。持續做好電子信息技術標準工作,強化先進技術和標準融合,以高標準助力高技術創新。梳理基礎電子元器件、半導體器件、光電子器件、電子材料、新型顯示、集成電路、智慧家庭、虛擬現實等標準體系,加快重點標準制定和已發布標準落地實施。加強《電能存儲系統用鋰蓄電池組安全要求》等強制性標準宣貫實施。優化智能電視用戶收視體驗相關標準制定。深度參與全球電子信息領域標準化活動,推動中國標準“走出去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