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布消息稱,截至2023年6月底,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620萬輛,占汽車總量的4.9%。上半年,全國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312.8萬輛,同比增長41.6%,創歷史新高。
中汽協數據顯示,上半年,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78.8萬輛和374.7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42.4%和44.1%,市場占有率達到28.3%;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152.1GWh,累計同比增長38.1%。
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、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介紹,上半年,新能源汽車、太陽能電池、充電樁等新能源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5%、54.5%、53.1%,以鋰電池、太陽能電池、電動載人汽車為代表的“新三樣”產品出口增長61.6%。上半年,我國規模以上鋰離子電池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.7%。
我國電池新能源產業上半年成績出爐,整體來看,屢創新高,增長勢頭向好。
與此同時,電池網根據上市公司公告及公開報道梳理了2023年上半年電池新能源產業鏈項目開工奠基、試產投產情況,其中,開工奠基項目125個,113個公布投資金額,總額超5218.91億元,平均投資額46.19億元;試產投產項目62個,45個公布投資金額,總額超1579.28億元,平均投資額35.1億元。
從細分領域來看,125個項目開工奠基項目包括:38個電池項目,其中36個公布投資金額,總額超1983.03億元;3個電池回收項目,其中2個公布投資金額,總額超50億元;33個正極材料及原材料項目,其中29個公布投資金額,總額超1427.06億元;17個負極材料領域項目,其中16個公布投資金額,總額超784.4億元;7個隔膜領域項目,其中6個公布投資金額,總額超344.5億元;11個電解液領域項目,其中10個公布投資金額,總額超76.88億元;5個銅箔鋁箔領域項目,其中4個公布投資金額,總額超253億元;7個智能裝備領域項目,其中6個公布投資金額,總額超111.15億元;4個復合集流體及導電材料領域項目,均公布投資金額,總額超188.89億元。
62個試產投產項目包括:17個電池及回收項目,其中11個公布投資金額,總額超805.15億元;20個正極材料及原材料項目,其中14個公布投資金額,總額超459.36億元;8個負極材料領域項目,其中7個公布投資金額,總額超203.2億元;2個隔膜領域項目,其中1個公布投資金額,超10億元;12個電解液項目,其中9個公布投資金額,總額超51.17億元;2個銅箔領域項目,均公布投資金額,總額超38.4億元;1個智能裝備領域項目,投資額超12億元。
從投資額來看,125個項目開工奠基項目中,百億級項目22個,投資主體分別為比亞迪、桐鄉時代、國佳新材料、內蒙古镕鋰、新疆有色、納力新材料、史丹利、星源材質、億緯鋰能、騰遠鈷業、埃普諾、億緯鋰能、瑞浦蘭鈞、贛鋒鋰電、華晨寶馬、南都電源、卓陽集團、國城集團、中色正元,其中,比亞迪、億緯鋰能、星源材質均有兩個百億級項目開工。另外,投資50-100億元項目有24個,投資10-49億元項目有47個,投資10億元以下項目有20個。
62個試產投產項目中,百億級項目6個,投資主體分別為億緯鋰能、中創新航、鵬輝能源、印尼華飛、寧德時代、楚能新能源。另外,投資50-100億元項目有5個,投資10-49億元項目有18個,投資10億元以下項目有16個。
從企業布局來看,比亞迪、格派、國軒高科、瑞浦蘭鈞、索通發展、星源材質、億緯鋰能均有多個項目開工奠基;億緯鋰能、新宙邦、華友鈷業均有多個項目試產投產。
電池網梳理發現,上半年鈉電池領域項目建設大干快上“掀熱浪”,125個開工奠基項目中,東馳新能源年產20GWh新型鈉離子電池項目、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年產能14GWh鈉離子電池生產線及配套設施、景創鋰能景創鋰鈉動力儲能系統智能裝備項目、青鈉科技10GWh鈉離子大圓柱電池項目、維科技術鈉電二期項目、為方能源年產10萬噸錳基鈉電池材料項目、華陽集團萬噸級鈉電池正負極材料項目、傳藝科技鈉電正負極材料量產線8個鈉電池領域項目開工奠基,7個公布投資金額,涉及投資總金額約238.82億元。
62個投產試產項目中,維科技術鈉電一期項目、中偉股份首期年產8000噸鈉電項目、容鈉新能源年產1萬噸硬炭負極前驅體項目3個鈉電池領域項目投產試產,其中,維科技術鈉電一期項目公布投資金額,總投資6.82億元。
此外,從上半年開工奠基及投產試產項目布局地點來看,125個開工奠基項目,分布在:江蘇17個,安徽14個,四川、湖北12個,浙江10個,江西8個,福建6個,甘肅5個,山東、河南、貴州、廣西各4個,廣東、重慶3個,陜西3個,山西、新疆、青海、內蒙古、遼寧、湖南2個,云南和印尼、美國、天津各1個。
62個投產試產項目,分布在:云南5個,山東、江蘇、湖南、廣東、甘肅4個,浙江、四川、江西、湖北、貴州、廣西、安徽、波蘭3個,天津、福建、印尼2個,青海、內蒙古、遼寧、河南、德國、津巴布韋、阿根廷1個。
電池新能源產業發展持續高景氣,需求的長期向好不斷吸引企業加碼布局。除了上述開工奠基、投產試產項目外,據電池網不完全統計,2023年上半年整個電池產業鏈統計在內的223個投資擴產項目,182個公布投資金額,投資總額逾9377億元。同時,作為熱門賽道,電池新能源領域戰略入股、跨界入局趨勢凸顯。2023年上半年,剔除交易終止的事件,僅鋰電池領域并購入股相關案例就已超33個,其中26個公布了交易金額,總金額約175億元。此外,今年上半年,已有超26家公司傳出跨界布局電池新能源賽道新動態,擬跨界公司所在的行業形形色色,涉及房地產、環保、服裝、食品、化工、物流、玩具、游戲、陶瓷、LED、酒業等多個領域;擬涉足的領域同樣也是五花八門,上游礦產資源、電池材料,鋰電池、鈉電池、固態電池、儲能、電池回收等領域均不乏跨界布局者。